當大家酸溜溜地羨慕外國的公屋戶,每個人都擁有充足生活空間時,有沒有想過,將自己的小蝸居來個大改造?香港蝸居數字不斷上升,單位越起越細,高樓價的納米空間是不可改變的現實,適者生存,透過室內設計的改動,就可以360度地用盡每吋珍貴空間。
1. 善用樓底 增生活及儲物空間
近年有不少新盤,實用面積不高,但擁有九呎或以上樓底,是提升空間的好條件,興建閣樓是很多人選擇,一層變兩層,可作睡眠區、活動空間及儲物之用。對於開放式的單位,若果將睡眠區設於閣樓,私隱性更高,下層用作客飯廳,部份設計連樓梯位都可以儲物。
另外,一般屋苑住宅單位都有走廊接連廳房,這狹長空間只是通道之用,不少設計師會在走廊天花建造儲物櫃,可以存放一些不常用的雜物,要做天花儲物,緊記留意承重能力,確保安全。
室內設計公司: VIZ Design Limited
2. 拆去牆身 偷取更多空間
單位房與房之間一般都有磚牆分隔,為了善用地方,將牆身拆掉再建造到頂的儲物櫃,以櫃去分隔;為了不佔用太多位置,設計上同一組櫃一般會互相共用。以櫃間牆是可偷取更多空間,而對於公屋單位更不需要額外去重建牆身作分隔,提醒大家,用櫃做牆,隔音方面會比較差。
3. 玻璃間隔 視覺空間陪增
除了用櫃做間隔,玻璃間隔亦是提升空間感的常用物料,它可欺騙您的眼睛,通透感令整個空間變大,亦都可將光線帶入室內。香港廚房一般細小,以玻璃作牆身或改用玻璃趟拉門,可隔住油煙又可增空間感,對於有老有幼的家庭,可邊煮食邊留意到家中成員。
室內設計公司: WV Interior Design
4. 全開放式設計 空間互用
開放式設計近年大流行,將廚房及客飯廳打通,又或將全屋空間打通,減去單位內的走廊位置,設計上空間之間又可以互運用。
想保留多點私隱,可配合一道矮身迷你牆去分隔,這類牆最理想比例是樓底一半,空間看通之餘,可分隔睡眠位置,牆壁可以掛電視或儲物用途。
至於開放式廚房設計,於消防安全之下,需要使用電爐煮食。
5. 變形傢俬 一物多用
近年流行的「變形傢俬」可說是香港的蝸居恩物,在不需要作大改動或裝修的情況下,將家變成活動式單位。變形傢俬一般將書枱、床及儲物這幾方面需要結合,最常見是將書枱拉下變成床,儲物櫃拉出變餐枱等。
室內設計公司: Deco Farmer Studio
6. 善用地台
地台是最好增加儲物空間的設計,以同一單位來說,除廚廁之外,廳房都可以用上地台,亦因應需要加至不同高度,好處是沒有吊櫃及高櫃的壓迫感,取物又容易,尤其放一些大型及重的物品,如行李喼、書本雜物,不需要爬到高處取物,安全方便。
配合不同的設計,地台可索性高,配合不同的生活需要去設計,可作分隔空間、睡床、更可配合機關配件改造成梳化及隱藏升降枱等等。
室內設計公司: Magis Design Studio
7. 鏡面淺色設計 放大空間
於設計角度來說,淺色及鏡都可令空間放大,對於小單位來說,牆身及儲物櫃最好用上同一的淺色系,簡潔整齊,而明亮的顏色可令空間感提升。至於鏡面就不用多說,於家中適當地加上鏡面,可放大空間,甚至將戶外風景帶入蝸居中,倍級地增大空間。